近年来,梓潼县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国战略,以“忠诚铸魂、铁纪担当”专项活动为契机,以监督管理为基础,以教育帮扶为核心,以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为目的,健全完善工作机制、配齐配强专业队伍、依法依规科学管教,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全省社区矫正改革试点任务,全县社区矫正工作专业化、规范化、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。
走访社区矫正对象
以健全体系为“切入点”,工作机构不断优化。一是抓试点。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社区矫正工作,主动承担全省社区矫正改革试点任务,投入300余万元建成梓潼县司法行政指挥中心和社区矫正中心,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县级社区矫正委员会。二是建样板。出台《梓潼县社区矫正委员会工作规则》,创新设置社区矫正委员单位和成员单位,将政法各部门纳入委员单位,着力解决“监督管理”问题,将民政、人社、教体、卫健等部门纳入成员单位,着力解决“教育帮扶”问题,为全省县级社区矫正委员会的设置提供了“梓潼样板”。三是促融合。充分吸纳老政法、老教师、青年人才,组建“梓潼县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协会”,实现“专职力量”与“社会力量”有机融合,形成了县委政府统一领导、司法行政机关主管、社区矫正机构具体实施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工作格局。
以强化保障为“着力点”,执法基础不断夯实。一是强化经费保障。按照社区矫正对象列管数1400元人/年的标准,将社区矫正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,并积极保障村(社区)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补助经费;落实150万元专项经费超前谋划创建全国“智慧矫正中心”。二是强化队伍建设。选配法学专业、心理学专业的干部充实到社区矫正工作一线;积极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项目,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先后招录16名社区矫正工作者,推动执法队伍的专业化、职业化水平全面提高。三是强化督查考核。建立社区矫正“一月一总结、一月一研判”工作机制和督查考核通报机制,定期听取委员单位和成员单位工作推进情况汇报,并将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法治梓潼、平安梓潼建设年度考核内容,确保工作抓得紧而又紧、实而又实。
开展“互学互促、依法矫正”活动
以科学矫正为“落脚点”,监管质效不断提升。一是创新管理模式。结合社区矫正工作特点,创新建立“红黄蓝”三色预警风险评估体系和分类管理台账,组建司法所、派出所、村(社区)、矫正志愿者、监护人“五联动”社区矫正教育小组,制定入矫教育严一点、教育学习实一点、公益活动活一点、信息核查勤一点、违规惩处痛一点、困难帮扶深一点“六个一点”工作方式,形成了“三五六”工作模式,确保“管得住”。二是突出教育引导。以“道德教育铸新魂、法治教育立新行、感恩教育塑新我‘三新’教育活动”为主线,适时开展心理辅导、健康讲座、警示教育等活动,动态了解掌握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,激发其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,做到“控得牢”。三是帮助融入社会。充分发挥各委员单位、成员单位和志愿者协会作用,引导社区矫正对象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、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,帮助其多样化就业、融入社会。近年来,累计为112名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就业岗位,帮助15名社区矫正对象投资兴业,培养2名村级致富带头人,实现“矫得好”。